百姓彩票app下载 - 互动百科
百姓彩票规则2023-01-31 16:05

百姓彩票app下载

古籍如何兼顾“藏”与“用”******

古籍如何兼顾“藏”与“用”

——来自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的专家观点

光明日报记者 陈雪

  “古籍具有特殊性,作为文物必须保护 ,作为文献必须为读者所用,二者存在矛盾。”——解决“藏”与“用”之间 的矛盾一直是古籍工作的重点 ,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教授杜泽逊说 :“数字化 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1月4日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苏州图书馆 、中山大学图书馆等6家单位,在线召开了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 ,发布了6786部(件)古籍资源 ,可在线免费阅览全文影像 。会上,多位古籍专家学者围绕古籍数字资源建设进行了深入讨论。

  古籍数字化有何迫切性?未来趋势 是什么?专家学者展开了深入探讨。

  数字化平衡“文物性”与“文献性”

  20世纪90年代初 ,上海图书馆把内部使用 的古籍目录卡片摆在图书馆的走廊里,为了完成“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版本调查 ,杜泽逊跑到上图,查阅了十几天卡片 。夏天高温,他就到馆外买一根绿豆冰糕含在嘴里,再回到馆内查卡片——为查阅古籍文献,要出差到各地 ,克服各种困难,这 是一代古籍研究者 的集体记忆 。

  “从内部使用到目录卡片放在走廊 ,再到数字资源挂在网上,这个进步 是非常快 的。”杜泽逊说 ,国家图书馆为首 的几十家图书馆把古籍数字资源放在网上 ,读者不必直接使用古籍原件 ,这是很重要 的一条保护措施。此外 ,在线阅览不知道节省了多少人 的时间 、体力、财力,对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有重大贡献 。

  兼顾“藏”与“用” ,古籍数字化刻不容缓。“国家图书馆从2000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将古籍进行数字化,并陆续建成数字方志 、碑帖精华等专题库,面向社会公众发布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王红蕾介绍了古籍数字资源发布 的整体情况。2016年,国家图书馆搭建“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发布了国图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甲骨 、敦煌文献、碑帖拓片、家谱 、老照片等数字资源,以及天津图书馆 、哈佛燕京图书馆等许多馆外古籍和海外征集古籍资源。2021年疫情期间,读者远程访问需求增长 ,为回应读者 的“急难愁盼”,“中华古籍资源库”实现了免登录阅览。资源库上线 、免登录阅览被学者称为惠及学林 的两个重要节点。

  2007年以来,随着“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的深入开展 ,各地图书馆陆续投入人力物力,大力推进古籍数字化 。苏州图书馆党委书记 、馆长接晔介绍 ,截至目前,苏州图书馆已完成数字化古籍1496部 ,容量达16.12TB。

  据了解,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先后联合39家单位发布古籍资源2.8万部(件),此次 是第七次联合发布,6家收藏单位新增发布古籍资源6786部(件),不仅有明清版刻 、稿抄本古籍,还有碑帖拓本等特色资源:新增国家图书馆藏古籍数字资源1075部19.2万叶 ,主要为年谱类 、目录类古籍 ;天津图书馆发布馆藏稿抄本文献165种655册;南京图书馆发布了“清人文集数据库” ,共收录清人文集399种,以全本彩色扫描的方式制作成数字影像 ;云南省图书馆发布馆藏善本63部381册,图像50604拍 ;苏州图书馆发布馆藏古籍数字资源888部 ;中山大学图书馆发布了一批颇具该馆特色 的碑帖文献数字资源 。

  本次资源发布后 ,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到13万部(件),其中 ,国图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超过10.2万部(件) 。王红蕾说 ,“中华古籍资源库”已成为全国古籍资源类型和品种最多 、体量最大 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杨海峥感叹,从2016年到现在 ,陆续推出了13万部(件)古籍数字资源 ,对于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线查阅免去了往返奔波各家图书馆 的时间 ,缓解了古籍“藏”和“用”之间 的矛盾,平衡了古籍 的文物性与文献性。

  古籍资源既要“用得上” ,还要“用得好”

  2022年10月 ,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印发实施《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正 是四项重点实施工程之一 。近年来 ,全国古籍登记工作让3000万册件古籍有了“身份证”,未来 ,让更多古籍“上线”与读者见面,将是我国古籍工作 的一大重点。

  “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其实 是回归到古籍作为书籍文献本来的性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刘蔷说 ,以往 ,人们说学术 的繁荣与学术资料 的新发现有关 ,这种说法 是忽视了存世的大量古籍 ,存世古籍 是一个巨大 的资源库 。可以预见,连续的古籍资源发布,将带来宏阔 的学术气象。

  古籍数字化平衡了“藏”与“用” 的矛盾,让古籍资源“用得上” ,未来,更要“用得好” 。学者们对古籍数字资源的深度利用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 。

  浙江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黄晨认为 ,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可以更好地呈现资源的利用价值,接下来 ,可以进一步就已发布的资源进行深度揭示 ,进一步打通资源和发布平台 ,提供一站式检索 ,将资源聚合起来,这样 的利用效果会更好 。刘蔷也表示 ,期待能有一个与古籍数字化资源相匹配 的古籍数字目录,以便实现一站式检索。

  杨海峥认为 ,目前古籍数字化发展迅速,百花齐放 ,各类数据库和古籍数字化平台纷纷涌现 ,多样化 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很大便利 ,另一方面也应进行协调统一 ,建立更加规范的数据规范标准,使得古籍数字化的资源有保证,达到方便使用的学术水准 。杨海峥说 ,2022年中办 、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 ,专门强调要“加强古籍数据流通和协同管理 ,实现古籍数字化资源汇聚共享”,国图联合全国古籍存藏单位把古籍数字资源进行统一与整合,形成公益性平台 ,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是未来古籍数字化 的发展趋势。

  汇聚、开放、共享,古籍数字化 的步伐不断加快 。杜泽逊说,“期待发布更多的数字资源 ,最终达到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全部数字化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6日 09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系列解读④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特”在哪 ?******

  作者:陈秧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着重强调“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要求“走自己的路 ,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中国建设农业强国,既需遵循世界农业强国 的一般规律 ,更需充分体现中国的国情农情,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

  一 、农业强国需立足人多地少 的资源禀赋 ,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的稳定安全供给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 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我国人多地少 ,用占全球9%耕地 、6%淡水资源成功养育了占世界近20%人口。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国际合作环境不容乐观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既 是农业强国 的基本门槛 ,也是国际国内形势所迫。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 ,体现在足够 的产品供应、合理 的产品结构与良好 的产品质量,关键是做好资源保护与利用文章 ,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藏粮于地”重在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切实保护好、利用好耕地资源 。“藏粮于技”重在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装备支撑 ,拓展农业生产边界 。中央还要求“树立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 ,为进一步优化利用耕地资源、立足整个国土资源保障稳定安全供给提出了新要求 。

  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 ,还需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与能动性。一方面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通过辅之以利 的行动举措 ,让种粮农民有收益、主产区种粮不吃亏 ,另一方面要“严格考核 ,督促各地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通过辅之以责的行动部署 ,推动主产区 、主销区 、产销平衡区共同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

  二 、农业强国需传承农耕文明 的历史底蕴 ,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时代要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建设农业强国需立足“农耕文明 的历史底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中国有5000余年 的农耕文明历史 ,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 ,到大道自然 、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 ,等等,都是中华文化 的鲜明标签 ,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 ,彰显着中华民族 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赓续农耕文明 ,既可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也可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自信 。

  农耕文明的精华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业强国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内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强化退化耕地治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 、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 ;对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在国际农业治理中融入中国农耕智慧 ,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

  三、农业强国需顺应大国小农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强国富民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强国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根基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 。中国 是发展中大国,具备鲜明的“大国小农”特征 。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 ,我国小农户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98%以上,小农户从业人员占农业从业人员90% ,小农户经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70%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高收入国家的10%,农业发展最大短板在于劳动生产率偏低 。

  因此 ,农业强国需顺应大国小农的发展阶段,既要“循序渐进 、稳扎稳打”,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也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 的事情” ,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列为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 的重要任务,将小农户列为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对象 ,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带动小农户的现代化转型与农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

  四、农业强国需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制度优势,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国作为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大国 ,如何利用有限 的水土资源满足14亿人口 的食物需求 ,既保障吃得饱又吃得好 ,如何将2亿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轨道,既提升产业竞争力又实现共同富裕,全球缺乏先例。

  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以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引领 ,以产业急需为导向 ,聚焦底盘技术 、核心种源 、关键农机装备等领域,整合各级各类优势科研资源,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 、适度竞争 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根本提升农业竞争力 。同时,也强调深化农村改革,把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同激活资源要素相统一,着力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双向流动 的制度壁垒,激活发展活力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RCEP对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的影响与应对战略研究”(编号 :21&ZD09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百姓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