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彩票论坛|百姓彩票充值
百姓彩票登录2023-01-31 16:05

百姓彩票论坛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于颖 :缂丝何以成为“织中之圣”?******

  中新社上海1月15日电 题 :缂丝何以成为“织中之圣” ?

  ——专访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馆员于颖

  作者 王笈

  缂是一种通经回纬的纺织工艺 ,沿古老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遂有缂丝。缂丝因织造过程耗时费工,存世精品极为稀少 ,堪称“寸缂寸金” ,被视为“织中之圣” 。丝路西来之技,入中华丝艺 ,于江南之地,融会丹青之美 ,方成《莲塘乳鸭图》之缂丝巨制 。

  中国缂丝如何到达艺术巅峰?东西方缂织工艺有无往来交流 ?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馆员于颖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对此进行深度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缂丝为何被称为“织中之圣”?

  于颖:缂丝织造过程耗时费工,每次穿梭只能织一点点局部 ,不像普通织造有一个通梭通纬 的循环提花系统;缂丝织作对所用丝线的质量要求也很高。两者叠加 ,其成本就非常高 ,而且十分难得 。另一方面 ,缂丝技法的自由度较高 ,在不限制织造时间 的情况下 ,匠人自由创作时能最大限度发挥艺术潜质。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俱高的双重性,使缂丝“织中之圣”的地位名副其实 。

缂丝技艺。翟羽佳 摄

  目前在中国出土 的缂丝实物最早来自唐代 ;据史料记载,唐末宋初 ,回鹘人在胡汉杂居地开始织作缂丝服饰。缂丝工艺进入中原后,官设专门织造缂丝 的“克丝作” 。起初缂织的缂丝图案接近装裱用的锦纹 ,纹样多为象征吉瑞 的花鸟题材,通称“锦褾”。南 、北宋过渡时期,出现了缂丝与书画相结合的创作思路,以书画为稿本创作缂丝,逐渐从图案纹样脱胎换骨至“缂丝画”。巅峰时期的缂丝画看上去与书画原稿难以区分,更有甚者栩栩如生、超越绘画。

  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可视作缂丝画巅峰时期 的艺术标杆。这幅缂丝画的艺术风格传袭宋代院体画派 ,色彩雅丽 ,丝缕细密适宜 ,展现了春夏间生趣盎然 的莲塘之景,富有皇家气派 。朱克柔是南宋缂丝画作的代表人物 ,其缂丝技法追求细腻、真实 ,将绘画领域宋代院体工笔花鸟构图及水墨画意融会贯通到缂丝中 ,所缂作品令人缂绘难分,在南宋缂丝画工艺中独一无二,被后世赞为“朱缂”法。

    市民在上海博物馆欣赏《莲塘乳鸭图》。视觉中国 供图
    上海博物馆展示放大的《莲塘乳鸭图》上的公鸭羽毛 。视觉中国 供图

  中新社记者 :欧洲缂织物与中国缂丝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

  于颖 :缂织组织结构简单 、容易上手 ,在古埃及、古希腊 、古罗马都曾发现早期缂织物 ,出土过缂毛、缂棉 、缂麻等不同材料的缂织实物。欧洲缂织工艺最繁盛的时期,必然要提及法国路易十四世在位期间 ,在皇室贵族的影响下 ,出现了“高布林”(Gobelins)和“博韦”(Beauvais)两家工坊 ,织造皇室贵族欣赏的缂织挂毯。当时 的精品缂织挂毯主要用作宫殿的墙面装饰 ,多以油画为底稿,用色彩丰富的羊毛和蚕丝混合缂织 ,十分昂贵 。

  欧洲缂织物与中国缂丝 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

  纱线材质不同 。欧洲缂织所用的纱线相对较粗,织物面积较大,常见 的有纵3米 、横5米 的超大规格 ,一般作为宫廷殿堂 的墙壁装饰,气势宏大 ,能够很好表达油画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适合有距离 的欣赏。中国缂丝因丝线本身纤细且强韧,可织作非常细腻 的画面 ,尺幅相对较小,精工细作 ,即便是放在眼前欣赏也会觉得精美雅致 ,常见团扇 、册页、立轴等书画样式。

  织造手法不同 。欧洲缂织画挂毯与中国缂丝画在织造时的主流上机方向不同 ,前者的织作方向与画面方向垂直,后者则 是同一顺向的。

  底稿风格不同 。欧洲缂织物由几何 、对称、古典主义发展而来 的图案较多,讲究立体效果和色彩冲击感,以大型壁画 、油画为风格对照作底稿 ,以宗教或宫廷生活为创作主题。中国缂丝的图案则以传统书画为主,特别 是以院体画中 的花鸟主题见长 ,也有少量人物和风景 。

欧洲缂织挂毯使用 。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 :东西方缂织工艺有无往来交流 ?

  于颖 :路易十四世在位期间,欧洲盛行“中国风”,东西方在缂织领域确实存在相互影响。当时欧洲缂织用丝很贵 ,主要还是用精细羊毛、金属线等当地特产的高端纺织材料,在此基础上加入蚕丝线 。因为丝不仅昂贵,还有漂亮 的“丝光”,所缂画面会随光线变化显得柔光闪闪、优雅迷人。法国贵族很重视丝在挂毯中的使用,用丝线缂织需要突显出富丽堂皇的宫廷气质 的重点部位 ,也有在人物 、动物的点睛之处用丝,更能表现出眉目传情 的逼真效果 。

  “博韦”生产的《中国皇帝 的故事》主题系列挂毯 ,除了羊毛和金属线 ,也可看到丝线 的痕迹 。挂毯画面多半 是想象出来的,绘稿之人以大量 的龙为纹饰 ,应知道中国皇帝以龙为象征 ,但用的却 是欧洲龙的样式;人物服饰纹饰有仙鹤等中国祥瑞纹样 ,帽子、仪仗伞 的样式亦可看到中国元素 。此系列挂毯在1690年一经推出就受到追捧 ,一直生产到1731年方才停止,畅销40年之久 。

“博韦”缂织挂毯厂生产 的《中国皇帝 的故事》缂织挂毯系列之一 。受访者供图

  另一方面,欧洲缂织工艺也影响到了中国 。故宫博物院有一件清宫旧藏《缂丝(毛)人物图挂毯》,原 是养心殿的窗户毯 ,产地来源为苏州织造。这件挂毯尺幅巨大,长3.66米、宽2.67米,描绘的 是岁朝时热闹欢庆的殿内场景 ,老者 、婴孩 、妇人 、官人等人物多达50余位 。细看整幅画面 ,画心为中式 的宫廷人物风俗画 ,场景颇为写实 ;画心周围一并缂出小型西洋式花边纹画框,与当时法国盛行的缂织仿金漆木雕框 的图案风格一致。

清宫旧藏《缂丝(毛)人物图挂毯》 。

  这件挂毯因是日常用品,乾隆皇帝曾要求新织替换,并在新织前下旨不要用“西洋有影子线法” ,织作“不要西洋气”。这说明当时的苏州织造已经掌握西洋挂毯的织作方法 ,也有巨大的缂织木机和熟悉中西两种不同缂织技术的工匠。由于乾隆偏好中国传统风格 的缂丝技法 ,故而苏州缂丝工匠将两种工艺进行了结合和改进,最终呈现 的效果既吸收了西方艺术、又融合了东方审美 ,诞生了这样一件中西合璧 的织物挂毯。

  中新社记者 :海外公众如何看待缂丝 ?

  于颖 :在漫长 的古代文明史中 ,丝绸一直是西方人 的向往所在。后人经研究,普遍认同将古时连接中西方 的贸易商道称为“丝绸之路”,其实也代表了西方社会对丝绸历史价值 的肯定。

  在欧洲缂织工艺繁盛的17 、18世纪 ,欧洲人仍不惜工本地求取中国丝织品,将丝料运回欧洲织作衣料等用品。在他们看来,缂织壁挂毯因费工费时价值很高,从中国购入的丝又 是十分昂贵的纺织原材料,因此缂丝必然 是非常贵重之物 。他们完全能欣赏到缂丝艺术之美 。

  今天的海外文博机构也藏有不少缂丝作品 ,多为明清缂丝书画类 ,也有少量宋元缂丝画。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波士顿美术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都藏有几件珍稀品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东晋顾恺之唐摹本《女史箴图》 ,其包首就是宋缂丝折枝牡丹图。

  2021年 ,上海博物馆组织召开“全球视野下缂织艺术与技术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有半数参会者为海外博物馆研究员或文物研究学者。他们克服时差连线参会,分享所在博物馆的缂织藏品,深入进行问答交流。研讨会把这些零星分散在海内外各个博物馆中的藏品和研究成果“汇拢”起来,包括早期青铜时代 的缂毛织物、宋元明清传世缂丝书画作品等 ,供与会学者交流探讨 、拓展研究 。只有史料实物积累到一定体量 ,交流互通达到一定深度,相关领域的研究才能迸发新的火花 ,使学术之路更为宽广,研究更为精深 ,文物 的价值 、意义得到提升和重视。

民众在上海博物馆欣赏明清缂绣书画作品 。袁欢欢 摄

  中新社记者 :缂丝对当下生活有何意义 ?

  于颖:欣赏古物 ,能够得到心灵的涤荡 。

  上海博物馆秘藏的这件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非常脆弱 ,幸运 的是它得到了近千年呵护 ,尤其是入藏上博后几十年 的精心保护,方能在当下展出时惊艳世人,让公众欣赏到缂丝文物之美 、了解背后价值的同时 ,也让更多非遗传承人吸收前人卓越技艺 、得到更多精神鼓舞 ,创作出更优秀 的缂丝作品 。如此对于整个社会 的文明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完)

  受访者简介:

   于颖 ,现任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服装设计与工程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古代染织绣服饰工艺,2013年大英博物馆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丝绸之路出土缂织物调查、整理和工艺交流研究》课题。著有《江南染织绣》 ,参与《顾绣》《中国纺织通史》等书编著。2021年《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和2022年《瑞色凝光——上海博物馆秘藏缂丝莲塘乳鸭图特展》策展人 。

  • 元宇宙 :概念 、挑战与治理******

      【光明青年论坛】

      编者按  

      在2022年举办 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元宇宙” 的发展与应用都是人们关注 的热点。从提出 、探索到逐步走向应用,元宇宙与人们 的生活越来越近,一步步将虚拟与现实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将会在未来更加深刻地影响每一个人 。如何认识元宇宙?元宇宙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应该对元宇宙采取怎样的治理方式 ?本版特约请四位青年学者,围绕上述话题进行讨论 。

      与谈人

      赵精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贺超城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

      张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

      李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主持人

      光明日报记者 底亚星 冀文亚

      元宇宙代表了未来互联网发展 的一种新形态

      主持人 :当前 ,元宇宙既 是社交网络上 的一个“热词”,也是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和理解元宇宙的概念 、特性与实质 ?

      赵精武:现阶段,学术界与产业界尚未对元宇宙 的概念形成共识,原因在于元宇宙技术本身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其演进方向 、应用场景 、技术特征等要素尚在发展。当前对元宇宙概念的界定大多侧重于对元宇宙组成要素或技术特征 的探讨。

      总体来看 ,有关元宇宙概念的界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物质世界数字化 ,即在互联网实现人类视觉、听觉数字化 的基础上,元宇宙实现了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体验的高度仿真 ;二是“平行世界” ,即元宇宙描述了人类能够在虚拟空间进行与现实世界相同 的活动 ;三 是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 、社交系统和身份系统层面相互交叉融合 。

      可以确定 的 是,元宇宙代表了未来互联网发展 的一种新形态 。一方面,元宇宙 是一种全新 的网络平台,集合了社交 、公共服务 、智能制造 、医疗健康、教育等多种功能 ,实现了企业平台与公共平台 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元宇宙也 是一种信息技术的“统合体” ,是以区块链 、人工智能 、VR/AR技术 、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底层架构 的综合技术形态 。

      张梁 :我们可以通过对汉字“元” 的解读 ,窥探元宇宙的特质。

      一方面,“元”有本质 、根本的意思 。元宇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人类 的感知摆脱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依赖 ,突破了虚实 的界限 。在元宇宙中 ,人们身体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使得我们对于感知 的认识更为抽象化、本质化 。

      另一方面,“元”有向度、维度 的含义。多维数据 是元宇宙的关键要件。互联网 的诞生开启了现实世界数字化 的进程 ,用户 的数据通过各种智能设备记录下来,再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用户在数字世界中的“立体画像” ,但这些“立体画像”仍然是一维 的 ,因为它们 的来源 是用户本身;而元宇宙中 ,人与物 、人与环境 的数据相结合 ,形成多维数据,这使得元宇宙能够反过来为现实生活中 的诸多问题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

      李珍:关于元宇宙 的概念界定,必须澄清元宇宙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从词源上讲,元宇宙(Metaverse)的词根“meta”在古希腊语中有两个基本涵义:“之后”和“超越”。元宇宙既 是现实世界“之后” 的宇宙 ,又是“超越”现实之上的宇宙,现实世界与元宇宙之间 是历史与未来 、现实与愿景 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类似于元宇宙 的构想在人类思想史上并不罕见,如柏拉图的《理想国》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 、康帕内拉 的《太阳城》、培根 的《新大西岛》 。然而 ,元宇宙与以往构想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 是一种“虚拟现实” 。所谓虚拟现实 ,不 是指虚无缥缈的现实 ,而 是指现实 是被某种称为“虚拟”的手段构造出来 的,即现实在表面上看是“虚拟” 的 ,但实质上却 是真实存在的 。

      贺超城:元宇宙 的概念其来有自 。美国数学家弗诺·文奇在1981年出版的“赛博朋克流派”开山之作《真名实姓》中构建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沉浸式感官体验 的虚拟世界;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在1984年出版 的《神经漫游者》中提出了“赛博空间”概念;1991年 ,赛博空间又催生出“镜像世界”的技术理念 :现实世界 的每个场景都可以用技术手段映射到人工编制 的计算机程序中 ,且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其交互。自2021年美国游戏公司Roblox携元宇宙概念上市之后 ,元宇宙受到了广泛关注与解读 。我理解 ,元宇宙 是基于数字技术而构建 的一种用户以数字化身份在信息世界、物理世界、人类世界交叉融通下参与交互的社会形态 ,是人类对未来数字文明高阶形态的想象与建构 。

      元宇宙带来多层次、多领域 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 :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 的 、深刻的 、全面 的影响 ,但任何技术的发展总 是呈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基本特征。元宇宙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张梁:从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来看,交互方式、交互效率的革命 是推动新业态出现 的重要力量。在信息革命以前 ,接触式交互 是最常见的交互方式 ;信息革命后 ,非接触式交互 的效率大大提升,例如 ,互联网购物的出现和爆炸式发展 ,就得益于非接触式交互方式 的成熟和其效率的提升 。在元宇宙中 ,人们能够实现全身心沉浸式交互,用户以数字身份进行交互的同时 ,能够体验与真实世界相似 的感受 。这种交互方式 、交互效率 的变革可能会给目前技术条件下仍旧依赖接触式交互的产业带来巨大影响 。同时 ,这种变革也蕴藏潜在风险与挑战 。例如 ,逼近真实的交互体验 ,使得具有技术本质的元宇宙变得不再 是人类个体与社群互动 的工具 ,而有可能成为个体的延伸 ,变成越来越具有生命特征的“幻肢” ,一个愈发独立 的实体 ,这将给法律如何定义“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

      李珍:从社会关系来看,元宇宙社会可能存在两种不同 的发展前景 。元宇宙先驱托尼·帕里西提出了元宇宙的基本建立规则 :元宇宙是无人可以控制的 、开放自由 的 ,并且适合所有人的最为广泛 的社会空间 。这种规则,可能会赋予所有人“自由与平等” 的社会关系,这无疑是一种前景乐观的未来网络社会“乌托邦”——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摒弃现实世界的很多“包袱” ,开始新 的社会生活。但由于虚拟世界 的数字化本质 ,所有的社会行为都会有数据记录 ,这些留痕数据可能会被人盗取 ,而达到对社会成员的操控和利用,这反而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不平等,导致悲观前景 。

      从个体层面来看,元宇宙能够带来不同于以往数字技术 的超强沉浸感体验,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在虚拟世界中体验社交 、购物 、工作、学习、旅游等大多数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来身心愉悦。但久而久之 ,它极易造成人们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界限 的混淆 。这里涉及三个哲学问题 。一是知识问题 :我们能否知道究竟 是在虚拟世界还 是现实世界 ?就像庄周梦蝶,如果梦境足够真实,庄子怎么知道自己是不 是在做梦呢?二是实在问题:虚拟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幻 的?三 是价值问题 :你能在虚拟世界中过得好吗 ?如此,人们会陷入对世界和自身 的认知疑难,认知疑难可能引发心理疾病风险、人格解体风险和成瘾性风险;若进一步发展 ,认知疑难还会对个体 的道德判断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赵精武:从数字经济发展来看 ,尽管我们尚无法准确预见元宇宙未来的技术形态和技术架构 ,但可以确定 的是 ,元宇宙概念 的提出意味着数字经济正朝向更高效率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向发展 。例如,在具体应用层面 ,元宇宙在未来或许能够改变传统业态模式 ,延长既有的产业链经济价值 ,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在智能制造领域 ,元宇宙能够改变“生产—物流—销售—用户售后” 的供应链形态,实现更高水平 的定制化服务 ;在社会信用系统层面 ,元宇宙技术能够构建起一整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会信用体系 ,借由区块链等底层技术优势 ,实现社会信用数据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各地各部门信用数据也将相互联通 ,组成国家层面 的社会信用大数据;等等 。当然,任何技术 的发展总是呈现两面性特征 ,元宇宙技术也不例外。在数字经济领域,元宇宙可能带来的挑战至少表现为 :新一轮 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问题;现有 的信息基础设施或将无法支撑全球或全国规模的元宇宙空间运作;某些互联网巨头为谋取竞争优势而各自打造相对封闭 的技术生态,进而导致技术发展滞缓 ;等等。

      贺超城 :通过上述讨论,不难发现 ,元宇宙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利好与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这集中体现为市场性风险、社会性风险 、个体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 。关于市场性风险,元宇宙在一定程度上为巨额资本进行资本操纵和巨头公司进行行业垄断提供了隐蔽空间;元宇宙中虚拟货币与现实世界的经济体系之间的联动,可能导致元宇宙中虚拟世界 的经济波动溢出到现实世界。关于社会性风险,元宇宙中,自然人和虚拟数字人构成的群体可能由于群体无意识引起群体非理性 ;法律 的滞后性可能使得元宇宙面临伦理冲击和挑战。关于个体性风险,元宇宙因其人机交互、沉浸体验而具备天然的“成瘾性” ,过度沉迷虚拟世界可能会加剧社交恐惧;元宇宙中产生和存储大量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增大 ;元宇宙中的丰富数字内容 ,可能造成知识产权风险 。关于技术性风险 ,元宇宙中规模庞大、高复杂度、及时迅捷的渲染 、仿真和交互带来的高性能算力要求 是技术性风险的隐患。

      赵精武 :这里还必须指出 ,上述机遇和挑战 ,大多还处于假想阶段 。囿于元宇宙技术自身的不成熟,客观上我们还很难精准定位和描述元宇宙技术能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 ,我们需要冷静看待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既对元宇宙技术未来成熟 的可能性抱有期待 ,也不应过分夸大元宇宙潜在 的技术优势,而应当在对机遇与挑战的统筹考虑中,未雨绸缪探索平衡安全与发展 的有效治理策略。

      从制度、技术 、价值等维度探索元宇宙治理之道

      主持人:从历史发展进程看 ,人类生活的数字化 、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元宇宙的出现正是回应了这样 的发展趋势 。面对这一发展趋势 ,如何更好地对元宇宙进行治理?

      张梁:目前,芯片、网络通信、虚拟现实等诸多细分领域 的底层技术还不能完全支撑现阶段对元宇宙未来全景 的构想,元宇宙 的发展还处在初期 ,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元宇宙 的治理,应整体保持包容 、审慎 的态度 ,对于已经出现 的具体风险则应当适时处置 。

      一方面,对于现阶段来说 ,促进发展是主题,对元宇宙 的治理应主要是规范和引导 。在政策上,需要给予相关领域前沿企业、机构较为充分的发展空间 ,激发元宇宙相关领域创新驱动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技术、资本、人力等要素合理有序进入。

      另一方面,对于因元宇宙热潮产生的乱象 ,需要及时介入治理 。例如,元宇宙 的出现为NFT(非同质代币)、虚拟货币等新型数字财产提供了更广泛 的投资交易空间,但也为新形式的洗钱、非法集资、诈骗 、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通道,并出现了一些资本乱象。现阶段 ,元宇宙中“炒房”“炒币”现象层出不穷,资本市场中围绕元宇宙热炒概念 ,资金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助力相关科技创新产业 的发展,反而使得元宇宙相关技术、服务愈发资本化。对此需要保持警惕 。在发挥资本促进元宇宙产业发展积极作用的同时 ,应防止其无序扩张,限制其消极作用,让元宇宙产业发展能够给人民生活带来真正实惠 。但从本质上来说 ,前面谈到 的这些因元宇宙热潮产生的问题属于“新瓶旧酒”,它们并不是元宇宙自身特质带来 的新风险,而是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固有风险在元宇宙上 的具体展现,现有制度能够较好应对。

      赵精武:从来都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信息技术,对新兴技术配置相应 的治理措施 是必要的。而如何配置治理措施,首先应当审视这些新兴技术对现有法律制度和治理体系提出何种新 的挑战。在主体层面,自然人在元宇宙中有自己对应 的“虚拟人”身份,需要遵守不同于现实世界 的制度规则 ;同时,产业界所描述的“虚拟人”的真实性 ,在目前看来主要还 是感官层面 的真实性 ,“现实人”与“虚拟人”在法律主体资格层面上 的差异还不明显 。在风险层面,从产业界所设想的元宇宙应用场景来看,元宇宙安全风险治理需求集中于数据安全 、服务提供者的法定义务、虚拟财产交易制度 、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等领域,其安全风险表现形式可能与主流技术导致的风险事件有所差异;同时,元宇宙安全风险 的损害结果和侵害 的民事权益 ,与主流技术导致 的风险事件基本相同 ,元宇宙中用户行为所导致 的法律责任仍可追溯至特定法律主体 ,“主体—客体—内容”的法律关系结构尚未发生实质变更 。但也应认识到 ,伴随元宇宙技术的发展与迭代,当技术能够真正抹除虚拟人与现实人 的身份关联时,就必然会对现有法律制度提出前所未有 的挑战。因此,元宇宙的治理应当遵循过程风险预防的基本思路,即根据技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相应社会风险,优先在法律解释层面补足有关元宇宙治理规则的不足;当现有治理体系无法回应特定发展阶段的元宇宙技术风险时 ,就有必要专门在立法层面创设全新的规则予以调整。

      贺超城:从技术角度来看,当前 的技术治理是“防御型向善” ,即想办法防止技术做坏事;未来则需要“创造型向善”,即在科技研发阶段 ,就朝着人性之善 、社会之善 的方向寻找发展“需求”。元宇宙作为崭新且前沿的方向,科技向善有必要也有条件成为其运行的最大公约数 :一方面,更充分地连接到社会的每一个人 ;另一方面,提供更具人文关怀 的产品服务。

      主持人:对于元宇宙 的治理,除了制度建构 、技术规制之外 ,如何从价值和伦理 的维度开展?

      李珍:首先 ,树立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的道德原则。元宇宙技术 的基本特征是去中心化的连接方式,但不能把去中心化看成 是对个体中心化的确证。因此,在对元宇宙 的治理中 ,要把“共同善”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即发展一种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道德原则。

      其次 ,回归现实 的第一本位 ,破解价值认知疑难 。元宇宙高强度的沉浸式体验深刻影响个体认知的能力,使人们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交替体验中面临认知疑难。只有让个体回归现实,与真实 的人、自然和社会互动,将虚拟世界视为现实世界的延伸 ,才能真正解决虚拟现实沉浸性带来 的风险 。

      最后,促进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元宇宙中信息广泛传播,不同国家 、地区、人群间的信息鸿沟不断缩小,文化背景 的差异逐渐显现。不同文化对隐私 、自由、公正等价值分配权重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信任障碍。这就要求每一个参与对话的个体和组织都要对其他文化保持开放态度 ,不同文化背景 的研究者之间以交流合作 的形式 ,确保新技术的开发具有全域性意义 ,保证相关利益涉及方都参与治理 ,寻求价值权重协调路径 ,构建出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对话模式 。

      主持人:通过各位专家 的讨论 ,我们对元宇宙 的本质特征 、未来发展以及治理策略有了更多了解 。推进元宇宙有序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不应缺席 。保持元宇宙发展正确 的价值导向,形成科技与人文的良性互动 ,使其实实在在造福于人类,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元宇宙发展中的使命担当。

      ■专家点评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 、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吴江:元宇宙的确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件大事 ,现在的火热也 是全方位的 。四位青年学者给予了元宇宙充分 的想象空间,并对元宇宙给人类带来 的挑战 、机遇以及如何治理进行了非常有价值 的讨论,引导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元宇宙进行深入思考 。

      首先,元宇宙 是人类叙事方式。元宇宙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 的叙事方式,叙事 的逻辑将从真实世界跃迁到虚拟世界 ,将创造一个虚实融合 的全新故事。元宇宙的叙事方式既能够促进人类物质上 的再一次发展,也能满足人类在精神上的需求 。

      其次 ,元宇宙是数实融合空间。30多年前 ,钱学森院士在致汪成为 的手稿中 ,就已提到与元宇宙紧密相关的虚拟现实,并将它翻译为具有浓厚中国味 的词——“灵境”。他认为有了灵境 ,人 的创造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从而形成大成智慧 。元宇宙区别于传统环境最显著 的特征就 是现实和虚拟时空 的融合,成为一种数实融合空间,元宇宙不仅仅呈现数字世界,而且更强调数字和现实的融合 ,除了现实中 的空间会融合到数字空间 ,数字空间中 的时间将不再完全对应现实空间中的时间 ,将变得更加多样和多维。

      最后,元宇宙不是指单一 的数字技术,它 是集人类各种数字技术之大成者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形成元宇宙的生产力闭环 ;依靠数据价值化使得数据作为数字文明创造 的主要生产要素 ,驱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通过治理数字化不断去改造生产关系 ,推动生产力创造一个有效而健康的元宇宙环境。元宇宙逐渐成为数字社会 的进阶形态 ,成为推进人类文明迈向更高级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

      未来已来 ,让我们沿着青年学者们的思考,讲好元宇宙故事 ,构建好元宇宙空间,一起通过元宇宙创造美好的数字文明 。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林少伟 :四位青年学者立足各自学科,从多个方面对元宇宙阐发了见解,特别 是揭示了元宇宙这种新 的社会形式 的巨大潜力与潜在风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议题 。元宇宙将革新人类的生活方式,为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 ,但同时也必然引发一系列社会治理与法律规制问题。如何引导元宇宙与现实社会 的协调并行, 是当下需要探讨并回应的重要问题。

      防范元宇宙可能带来 的风险,首先要看到其背后存在的三大治理难题 :第一 ,元宇宙强调理性人的自主选择,对规制具有某种天然性排斥 。第二 ,以算法和数据为驱动的元宇宙平台可能会凭借海量 的用户数据而成为庞大 的数据中心,进而对具有统一趋向性 的技术发展和规范治理造成一定冲击 。第三,元宇宙下的去中心化削弱了对中心化机构 的信赖,以致传统中心化治理难以融入元宇宙系统 。

      为应对元宇宙对社会经济带来的挑战,应在规制逻辑上有所转变。第一,由被动消极型的治理向主动积极型 的治理转变。元宇宙 的不断更新 ,要求采取及时性和回应性的积极立法观,以便对元宇宙作出动态适应和有效引导 。第二 ,由一刀切式 的规制模式向差别化规制模式转变 。可根据风险高低对数据信息进行类型化规制,如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等高风险数据 的处理予以严监管 ,涉及个人信息和公共事务等低风险数据给予宽监管。第三 ,由权力—技术 的双向式向权力—技术—伦理融合式转变。面对数据垄断行为 、数字资产盗取 、数据篡改等问题 ,可融合权力(强制性与社会性) 、技术(行业标准或加密标准等)、伦理(人类伦理效仿等)三要素 ,驱使元宇宙通往正义之路 。第四,由形式正义覆盖模式向实质正义穿透模式转变 。通过自动化决策减少潜在的歧视意图 ,矫正算法中隐藏 的歧视与不公等 。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6日 11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百姓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