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彩票登录-百度百科
百姓彩票网址2023-01-31 16:05

百姓彩票登录

东西问·解码兔年 | 李茜:兔年说兔 ,谁是地球上兔子 的“老祖先” ?******  编者按 :  “万物迎春送残腊 ,一年结局在今宵”。中国传统 的兔年春节将至,历经疫情考验 的人们心怀希冀 。自2023年1月18日起 ,中新社“东西问”专栏特推出“解码兔年”系列稿,探究春节文化、“双立春”等 的意涵与影响 。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 :兔年说兔 ,谁 是地球上兔子 的“老祖先”?

  ——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2023年 是中国传统的癸卯兔年。兔子以其活泼好动 的特点 ,颇受人们 的追捧与喜爱。

  可爱的兔子如何起源演化而来 ?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古生物学界关注,也引发诸多争议,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野外考察队在安徽潜山约62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并命名为“安徽模鼠兔”的化石,研究确认它是兔子 的祖先类型 ,才平息了兔子起源争论。

  安徽模鼠兔何以成为“兔祖先”?其后又经历了怎样 的演化过程?研究上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兔年到来之际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李茜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兔年说兔,科普揭秘兔子的“前世今生”。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视频:【东西问】李茜 :中国发现的化石为解决“鼠兔同源”争议提供关键证据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兔子起源研究在古生物学界曾有哪些争论?安徽模鼠兔化石 的发现 ,为兔子起源和鼠兔同源研究提供了怎样的关键证据 ?

  李茜:今天大家都喜欢 的兔子这种小动物,它在世界上虽然分布广泛但分类上并不庞杂 。在古生物研究历史上,关于兔的起源曾经有非常多 的争论 ,包括兔可能跟踝节类有关系 、兔可能起源于亚洲特有的一类生物等 ,鼠兔是否同源也是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 ,因为缺少关键的化石证据,所以很长时间没有达成共识。

6200万年前“兔祖先”安徽模鼠兔 的复原图。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直到20世纪70年代 ,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安徽潜山盆地发现约6200万年前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古生物学界对兔的起源才有了全新认识。

  安徽模鼠兔化石发现时 ,虽然头骨材料并不完整 ,但它 的门齿 、颊齿这些很重要 的结构都被保存下来,一些下颌材料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特征 。科学家们通过仔细分析和深入研究发现 ,安徽模鼠兔的上门齿跟今天兔子相关的结构特征非常接近 ,包括上门齿都是两对 、前一对从前面观察能够看到表面有纵沟等 。根据这一系列结构特征分析,科学家认为安徽模鼠兔跟现生兔子是有关联 的,代表了今天兔子 的祖先类型 。

  在发现安徽模鼠兔同一盆地同时还发现另一类非常重要 的、命名为“东方晓鼠” 的化石 。安徽模鼠兔具有现生兔类特征 ,跟今天的兔子有亲缘关系,因此是“兔祖先” ;东方晓鼠则具有一些啮齿类也就是鼠类的特征,可以说是“鼠祖先” 。

  这两类化石不光一个像兔一个像鼠 ,同时又“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存在很多相互交混的特征,这为解决鼠兔 是否同源 的争议 ,提供了非常好的化石证据,经过对比研究最终提出鼠兔同源的观点 。

6200万年前“兔祖先” 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安徽模鼠兔如何演化出今天的兔子 ?从约6200万年前至今,兔子演化进程中有哪些重要分支节点 ?整体上呈现怎样 的演化趋势?

  李茜 :分别作为兔 、鼠祖先类型的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在约6200万年前同地同时被发现 ,约5800万年前 的古新世和始新世之交,兔形目和啮齿目就已经分开 ,开始各自独立 的演化。

  整体上,兔子在地球上的分布及演化是一个较为连续的过程 ,但它们在不同大陆上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亚洲最早的兔形目化石记录 是大约5300万年前,北美最早的记录 是约4300万年前 ,欧洲要相对晚一些,大约2500万年前才有可靠的化石记录,非洲最晚 ,1900万前才有化石兔形类 的出现。

  中国不仅发现安徽模鼠兔化石 ,还在内蒙古约53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地层中发现目前已知最早的兔形目化石,将其命名为“远古道森兔”,在河南中始新世地层中(距今约4600万-4300万年)发现目前所知较早的兔科化石——“洛河卢氏兔”。

6200万年前“兔祖先” 的安徽模鼠兔化石(右)和5300万年前 的远古道森兔化石。孙自法 摄

  此外 ,中科院古脊椎所在内蒙古约3000万年前 的地层中 ,还采集到保存非常完整的兔子骨架化石 ,经鉴定为鄂尔多斯兔。距今约3400万年前 ,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全球性的大降温事件,哺乳动物也受到此次大降温事件 的影响,在东亚出现一次非常明显 的哺乳动物替代事件,也就 是降温事件后兔形类和啮齿类替代奇蹄类成为整个哺乳动物群中 的优势类群。因此,对这一时期发现 的兔形类化石 的后续相关研究 ,将对理解这些类群如何适应气候突变、生物与环境的协同演化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可以说,从安徽模鼠兔起步,到远古道森兔 、再到洛河卢氏兔 ,以及其他非常丰富 的兔形类化石 ,这些材料使得中国拥有相对完整的兔演化 的化石证据链 ,从而为兔子的起源演化研究作出不可替代 的重要贡献。

李茜研究员展示介绍采自内蒙古地区约3000万年前一件保留出土时状态的一只兔子完整骨架化石材料 。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安徽模鼠兔化石发现及深入研究,为兔子起源 、鼠兔同源等关键之争划上句号后,兔子起源研究领域是否还存在未解之谜 ?

  李茜:目前,在兔子 的起源演化研究领域,其实还有较多未解之谜。

  首先,安徽模鼠兔 是兔类“老祖先”虽然已毫无疑问成为中外学界共识,但再往前追溯安徽模鼠兔的演化源头,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一个好的化石证据来回答,也是科学家们希望探索和解决 的谜题 。

  其次 ,虽然我们找到了6200万年前 的“兔祖先”安徽模鼠兔,也有众多被归入兔科中的早期属种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但是现代兔类的祖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欧亚大陆的记录 是缺失的 ,在距今约800万年左右它们突然在亚洲和欧洲辐射开来,目前对这一被科学家们称为“兔事件” 的过程尚无清晰的认识 。这一问题还与现生兔类起源有很重要关系,因此也成为古生物学家一直探索 的兔子演化 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三 ,兔子包含有兔科和鼠兔科,目前所发现的早期鼠兔科化石材料都非常破碎和零散,鼠兔科起源依然成谜。虽然中国已发现一类称为链兔 的化石材料,但它 是否为真正鼠兔科最早化石及起源还有争议,后续希望能发现更完整的化石材料来进行研究确定。

  现生鼠兔科动物在中国青藏高原大量分布,它对环境特别敏感 ,堪称环境变化 的“晴雨表”,尤其 是对今天生物多样性、青藏高原环境保护等均有重要研究意义 。例如新疆的伊犁鼠兔,现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李茜研究员兔年说兔 ,科普解读兔子起源演化的“前世今生”。孙自法 摄

  中新社记者 :在兔子起源演化研究过程中 ,中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开展了哪些合作研究 ?有什么代表性合作成果?未来国际合作研究有何计划安排 ?

  李茜:兔子起源演化研究中,中科院古脊椎所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安徽模鼠兔化石之后,很快进行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带到国际学术会议 、国际合作交流当中。20世纪80年代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提出“鼠兔同源”概念,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展示介绍 ,随即引起国际学术界尤其是研究兔形类和啮齿类专家学者 的广泛关注 。

  在随后 的进一步研究里 ,中国不仅对兔子起源演化开展形态学研究 ,也参与到通过古生物学的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当中 。时至今日 ,无论 是古生物的形态学研究 ,还是综合现代分子生物学 的研究,国际学术界都已认可“鼠兔同源”概念 ,安徽模鼠兔 是兔子的“老祖先”或者说祖先类型 ,也成为国际学界共识 。

  同时 ,因为在中国发现“兔祖先”化石 ,以及较为完整 的有关兔演化的化石证据,这也吸引非常多 的国际同行到中国来进行相关国际合作研究。前面提到,兔子起源演化研究领域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在破解这些谜题 的时候,中国所拥有丰富 的 、重要的兔化石材料将更富吸引力 ,相信未来在这些领域会有更多国际合作的推进,产生更多的研究成果。

  值此兔年到来之际 ,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根据安徽模鼠兔化石研究成果 ,对“兔祖先”形象进行科学复原并完成生态复原图,展示出6200万年前潜山盆地 的生态环境面貌 ,并成为央视兔年春晚吉祥物“兔圆圆”的灵感来源和设计基础,我们也借此祝大家兔年新春快乐 ,在新 的一年里“兔”飞猛进 、大展宏“兔”。(完)

  专家简介 :

  

  李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博士 。主要从事古近纪哺乳动物及陆相地层学方面 的研究。重点研究小型哺乳动物(啮齿类 、兔形类等)的分类和系统学,物种的起源和演化,及哺乳动物与古环境之间 的协同演化 。她迄今已在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取得 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

  一 是在中国诸多地点和层位上首次报道有关啮齿类和兔形类化石 ,对其中不同门类的起源和演化提出新 的认识 、进一步证实啮齿类的亚洲起源 。二 是首次建立起东亚早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啮齿类化石的连续演替序列 ,该序列明显反映出啮齿类对同期全球气候、环境变化 的响应;该序列也成为中国及东亚不同地区地层划分和对比 的重要参照 。三 是推进并解决亚洲哺乳动物分期与北美及国际分期之间对比 的问题 ,建立有年龄标定的古近纪地层框架 ,为中国陆相地层建阶提供有力支持 。

  • 伊朗学者 :很多伊朗年轻人认为学中文会有好工作******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阚枫)“狮子,波斯语叫Sheir,中文称作‘狮’,其实,如今 的中国狮舞也可称为中国和伊朗的文明友谊之舞。”近日,伊朗艺术研究院助理教授 、东方部主任纳思霖在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中这样解释“狮舞”的另一种含义。

      作为同在亚洲的两大古老文明,中国和伊朗有着几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2000多年前 ,两国就通过古丝绸之路建立了友好交往 。

      纳思霖是伊朗画家 ,擅长水彩画、油画,并曾到中国学习中国国画 ,于2008年获得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2010年后还在中国美术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 。如今,纳思霖在伊朗 的大学中教授东方艺术方面的课程 ,并长期从事中伊人文交流工作。

      谈及中国和伊朗基于古丝绸之路 的文明交往史 ,纳思霖表示 ,古丝绸之路让中国和伊朗这两大古老文明的交往,从贸易往来逐渐发展到影响深远的文化 、艺术、饮食甚至语言等方面 ,这其中 ,有很多有趣 的案例可以列举 。

      她说,历史上相传 ,一位伊朗国王把狮子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皇帝。狮子在波斯语中叫Sheir ,来到中国之后,中文称其为“狮” ,因此 ,如今 的中国狮舞可谓历史上中国和伊朗 的文明友谊之舞。

      纳思霖称,在东方的艺术文化瑰宝中 ,可以看到很多受到古丝绸之路文明交融影响 的痕迹。例如 ,中国 的敦煌莫高窟内 的壁画和雕塑,不少人物 的衣着和色彩就能看到来自伊朗艺术的影响 。

      最近,纳思霖出版了中文新书《伊朗细密画中 的中国元素》,介绍中国与伊朗文化艺术交流中相互影响 的案例。

      “为了找到最佳的方法来展示历史上中伊文明之间的艺术交流史,我在中国做了四五年研究。实际上,这本书 是我论文的一个简短部分。”

      纳思霖说 ,在这本新著中,她介绍了在中国元朝期间伊朗绘画作品中 的中国元素,并展示了两个文明古国之间 的友谊 。希望对于对东方艺术,尤其是中伊两大文明 的艺术感兴趣 的人们来说,这能加深两大文明间的友谊 。

      虽然,中国和伊朗之间有悠久 的文明交往史 ,但 是纳思霖坦言,现在伊朗年轻人对古丝路文化知之甚少,提到中国文化,他们可能只会想到中餐、武术、商业等。

      不过 ,这位中文非常出色的伊朗学者也提到了在伊朗年轻人中出现 的一个趋势 :在伊朗的大学生中,越来越多 的人会将中文确定为自己应该学习 的一门外语。

      “十年前 ,我们在很多大学开设了中文系,每个学期都会有很多新生选择学习中文,他们认为汉语已是英语之外的世界第二大语言 ,学好汉语意味着未来可以找个一个好工作,有不错 的收入。”纳思霖表示 ,这些年轻人在学习汉语过程中会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很多人喜欢孔子 、老子和庄子 的学说,以及中华文化中的价值观念。

      纳思霖说 ,中国和伊朗两大文明之间 的悠久关系,对当今世界的文明交流互鉴可以有很多启迪 ,作为以丝绸之路结缘 的两大文明 ,如今更应该加强人文交流,特别 是年轻人之间直接 的交流交往,并将深厚 的东方文明重新介绍给世界。(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百姓彩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