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彩票手机版_百姓彩票漏洞
百姓彩票计划群2023-01-31 16:05

二十大代表风采|孙金龙:从“优秀射手”到“钢钉连长” 的“转型升级”******

  中新网北京10月14日电 题:孙金龙:从“优秀射手”到“钢钉连长”的“转型升级”

  记者 李纯

  2020年7月,刚刚动过手术的孙金龙 ,左肩植入了1颗钢钉。出院仅5天,这位现任第71集团军“济南第一团”“济南英雄连”连长便带领连队官兵赶赴抗洪任务区,日夜坚守在大堤一线 ,圆满完成抗洪抢险任务 。“钢钉”连长 的名号由此得来 。

  称孙金龙为“钢钉”连长,可不仅是因为他肩膀里的钢钉 。他也如同一颗钢钉,瞄准实战、苦练精兵,牢牢扎在本职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军人的忠诚誓言。从百发百中的“优秀射手”到制胜未来 的一线带兵人,孙金龙 的“转型升级”正是中国强军路上 的一道缩影 。

  苦练:锻造特种枪王

  2008年,由于体能成绩优异,还是上等兵的孙金龙进入旅备战原军区90后“铁人三项”比武集训队 。6个月集训 ,他穿破了3套迷彩服,磨坏了4双作战靴 ,身上留下十几道伤疤,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代表旅队参加集团军选拔。从那时起,“拼搏”成了孙金龙 的“职业习惯”。

  2011年,原军区在朱日和组织特种兵比武 。“第一次来到朱日和 ,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风大,”孙金龙回忆说,“每次射击后,风夹着沙尘和硝烟吹进眼睛里,让人眼泪直流,睁不开眼。而特种射击又有着极严苛的时间限制,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射击 ,注定会被淘汰 。”

  为了克服环境带来 的影响 ,顶着强风 、迎着烈日练习瞄准就成了他每天 的“必修课” 。即便眼睛涨得通红 ,酸得眼泪直流 ,他也要继续坚持。“我清楚 ,如果我连这点苦都吃不了 ,我就没有资格站在决赛 的赛场上。”

  一个多月的时间 ,孙金龙用光了20多瓶眼药水 ,眼睛 的耐受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决赛时,他已经练就强风沙条件下紧盯目标3分钟不眨眼的本领 ,最终以19枪187环 的成绩一举夺得特种射击课目第一名 ,并且连续三年蝉联该课目冠军,年年被原军区表彰为“优秀射手” 。

  2016年 ,已是排长的孙金龙远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轻武器射击技能大赛 ,与来自18个国家 的21支代表队展开角逐。然而在赛前备战阶段 ,进行越障射击训练时,孙金龙在翻越高板墙后扭伤了右脚踝。为了不影响训练,他去医务室要了绷带 ,狠狠勒住肿胀 的脚踝 ,硬生生塞进作战靴 ,并且改用左脚作为支撑进行跪姿射击,甚至每天吃饭时都要保持跪姿练习。

  比赛正式开始后,孙金龙以最短时间穿越100米障碍 ,精确命中200米外的不同目标。那次比赛 ,他带领团队斩获个人冠军积分赛 、步枪团体越障射击赛 、步枪移动目标团体积分赛等3个项目的金牌 ,以及4枚银牌和1枚荣誉奖章 ,让国际赛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 。

孙金龙(居中)组织党员进行调查研究 ,广泛收集基层官兵的意见建议 。 黄振宇 摄孙金龙(居中)组织党员进行调查研究 ,广泛收集基层官兵的意见建议 。 黄振宇 摄

  转型:学会领兵打仗

  2019年,担任“济南英雄连”连长后 ,孙金龙开启了一段新的冲锋 。体能素质和轻武器射击一直都是这支连队的强项 ,出身于侦察专业的孙金龙也 是这些课目的“行家里手” 。“可是真正走上岗位 ,我才发现困难远比想象中 的大 。”

  彼时,孙金龙履新才一个多月 ,连队在旅组织 的连战术考核中成绩垫底,不仅他这位连长的指挥决策、战术运用被判定不合格,连队各级指挥员的协同配合意识也存在较大差距 。“本次演练失利 的主要原因在我 ,作为连长进入情况慢、指挥调控不力 ,请各位对我和连队的训练提出宝贵建议 。”复盘总结会上,孙金龙首先做出反省,官兵们也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每天除了练长跑 ,就 是练力量,这样怎么能把战术练好 ?”“体能、射击固然要练,但不能挤占战术训练 、专业协同训练的时间 。”“现在我们 是装步连了 ,如果只守着传统优势,肯定要被时代淘汰。”

  官兵们的一番“吐槽”让孙金龙意识到,以往在体能、射击的比武场上 ,自己只顾一个人冲 、一个人拼 。但现在作为一名连长,能不能带领全连官兵打赢战争 ,才是他最需要研究 的问题。

  第二天 ,孙金龙召集连队干部骨干议战议训。从连长到战士 、从指挥技能到专业技能 ,他们逐条逐项梳理能力短板 ,拉单列表制订补差训练计划 。孙金龙立下“军令状” ,60天内将所有课目练到良好以上 。

  从此 ,“白加黑”成为这位新晋连长 的工作常态。白天 ,他铆在训练场上练打法 ;晚上,他“闷”在会议室里研战法 ;学习研究战时可能配属连队 的作战力量和武器装备 ,对协同指挥 、加入时机、作战效能等事项做到心中有数、灵活运用 。不到2个月 的时间,孙金龙已经可以熟练进行连队战术指挥作业。

  转型发展带来了战斗力的提升 。今年7月初 ,旅组织装甲步兵连贯射击考核,孙金龙担任炮长首发命中靶标 ,全连官兵也稳定发挥,最终取得全旅建制连第一名的成绩 。

演训期间,孙金龙(左)指挥班组向“敌”一线阵地发起进攻 。 黄振宇 摄演训期间,孙金龙(左)指挥班组向“敌”一线阵地发起进攻 。 黄振宇 摄

  研战 :登上战斗力“塔尖”

  班长马苗苗是连队 的“战术王子” ,一次他在新兵面前亮起了“绝活” :快速蛇形跃进中一个反身卧倒,在地上滑出5米多 ,紧接着据枪瞄准 。漂亮 的战术动作引得新兵一阵叫好 ,旁观的孙金龙却皱起了眉头。

  “从观赏性讲挑不出毛病 ,”孙金龙说 ,“可是反身卧倒 的战术目 的 是要打击后方敌人,滑行时间过长影响出枪速度,可能就一秒钟 ,敌人把你干掉了。”

  以后的战术训练中,连队官兵不再比谁的动作更潇洒 ,而是比谁出枪更快 、战术动作更符合实战 。立起胜战标尺,“准星”瞄向战场,摔打锤炼出来的才能 是真正 的打赢本领 。

  自担任连长那天起,孙金龙就决心让连队登上战斗力的“塔尖” 。在他看来 ,树立信息化条件下 的战斗力标准,不能身子进入信息化 ,头脑却仍停留在机械化。当得知旅里 的兵棋系统可对战争全程进行仿真 、模拟和推演时,孙金龙眼前一亮:“这种人机结合的战术推演,恰好是解决我们问题 的金钥匙 。”

  在掌握了兵棋系统 的作战计算、裁评规则等基本原理后,孙金龙立即在连队推广运用兵棋系统,建立起包括多种复杂对抗条件 、多种不同作战对象等在内 的想定作业数据库,可对战场上人员伤亡、装备损耗、火力打击效果影响、不同规模和兵种间战争伤亡消耗数据进行裁决 ,为战术战法评估和研究提供了准确 的数据支持。

  今年野外驻训期间,面对装备升级换代,孙金龙抓住契机创新战法训法,每天将官兵拉至陌生地域 ,磨砺专业技能、锤炼战术协同。全连官兵同心协力,白天上装练操作,晚上加班学理论 。

  渐渐地,连队官兵身上的“战味”更浓了,“茧最厚 、疤最多、脸最黑、衣服最破”成了他们特有的“荣誉符号” 。在孙金龙的带领下 ,连队连续3年培养出3名集团军优秀教练员 ,25人在各级比武竞赛中摘金夺银 ,5人在职业技能鉴定中取得高级资格,11人考取乘员专业一级,全连定级考评率达到100%。

  谈起当选党 的二十大代表 ,这位“钢钉连长”说:“在强军兴军 的伟大征程中,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 的‘钢钉’,守住初心 、铆在战位 ,和连队官兵一起争取新荣誉,创造新荣光。”(完)

  • 百姓彩票手机版

    中国教育以质图强高质量发展******

      作者 :王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财政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基础教育:构建素质教育新格局

      2022年,基础教育迎难而上 、奋力改革,着力构建发展素质教育新格局,着力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 ,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发展素质教育找准突破口。

      素质教育理念和政策落地见效的关键在于德育、素质教育 的应有地位和科学评价体系真正确立起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寻求突破,立德为先有抓手,核心素养有载体,评价改革有导向 ,“双减”工作有成效,带来中国基础教育的深刻改变 。

      育人 的根本在于立德,德育是素质教育 的灵魂,思政课 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的工作方案》 ,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 ,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 、建好“大师资”,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2022年11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的意见》,针对中小学思政课存在教师兼职比例过高 、专业性不足 的问题,明确具体的专职教师配备比例,提出到2025年“小学专职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 ,初高中配齐专职教师”的目标。一系列举措强调了善用“大思政课”,引人以大道 、启人以大智 、育人以大德 ,助力学生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的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

      课程是育人载体,在人才培养中发挥核心作用。2022年3月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 的目标要求,通过培育核心素养来实施素质教育 ,引领课程改革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推动育人方式深度变革 。

      考试评价是“指挥棒” ,普通高中 是应试教育“重灾区”。为克服普通高中办学中“唯分数 、唯升学”倾向,从“育分”转向“育人”,教育部2021年12月31日印发、2022年开始实施 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从办学方向、课程教学 、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5个方面明确了普通高中办学质量 的评价标准,并把不给年级 、班级 、教师下达升学指标 ,不炒作高考“状元”等作为考察要点,确立起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 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2022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 ,与2019年教育部印发 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一起 ,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和考试方式 ,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 的参考或依据 ,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深入推进“双减” ,优化教育生态,继续完善“1+N” 的“双减”政策制度体系,强化监管执法,实现全覆盖、全链条治理 。2022年1月,教育部 、中央编办和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 的意见》指出 ,到2024年,基本建成权责明晰、管理规范、运转顺畅、保障有力、监管到位 的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体系 。2022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十二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24年6月,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 ,有力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主要目标 。2022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推动非学科类培训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拓展综合素质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明确到2024年 ,非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效显著 。

      一年多来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 ,“双减”工作扎实推进 ,校外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校内减负提质受到普遍认可,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发展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提高教师质量找到新模式。

      教师是教育 的第一资源 ,有高质量 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造就新时代基础教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需要从源头上抓起,筑基提质 、补短扶弱 、做优建强 ,筑牢强师之基。

      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2022年1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 ,提出在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中稳步推进免试认定改革 ,将教师队伍质量关口前移到培养院校,吸引真正乐教、适教 、善教的优秀人才成为教师队伍后备军。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 、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 、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 、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 的开放、协同、联动 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加强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后备 。教育部等九部门在2021年发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即“优师计划” 。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工作的通知》 ,提出“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 的核心关切,一是从源头上改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质量;二 是聚焦“优秀” ,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三是强化“保障”,确保师范生在校“下得去、留得住 、教得好 、得发展” ,鼓励支持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名校长领航让学校走上名校路,名师汇聚才能成就好学校 。2022年8月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 的通知》。2022年12月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培养基地及培养对象名单,确定150位教师为名师培养对象 、10家单位为名师培养基地,150位校长为名校长培养对象、10家单位为名校长培养基地,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 、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为学 、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

      职业教育 :着力提高质量提升形象

      2022年,职业教育聚焦“提高质量 、提升形象” ,改革攻坚在类型定位、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全面发力,破解“大而不强”问题 ,助力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

      顶层设计回归技能教育本质 。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类型 。2022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从立法层面对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 的实施 、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等作了全面 的制度安排。据新华社2022年10月报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 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

      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 。据新华社2022年12月报道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以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 ,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 ,统筹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

      关键要素提升院校办学能力。

      办学条件 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基础 ,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 的通知》 ,提出逐步提升教师培养学历层次,带动“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建设,推进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聘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育部办公厅2022年9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通知》,10月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 ,突出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的考察,注重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绩 ,形成“双师”团队建设范式 。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持续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 ,明确各地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重点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的学校比例 ,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吸引力 。

      工作场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

      实习实训 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育人环节,既 是学生专业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 的必备途径 ,也 是提前熟悉岗位和融入社会 的重要方式。教育部等八部门2021年12月31日印发 、2022年开始实施 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着眼实习全程 、聚焦关键节点和各方责任权利义务 ,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实习的行为准则 ,提出1个“严禁” 、27个“不得” ,为实习管理划出了底线和红线 。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 的通知》,提出面向重点领域数字化 、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 ,以校企联合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 ,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的现场工程师 ,形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系统储能 、赋能的人才培养培训生态。

      高等教育 :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高等教育聚焦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和科研组织体系改革,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

      “双一流”建设突出学科特色 。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首轮“双一流”建设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初步评估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2022年1月 ,教育部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的若干意见》,“双一流”建设正式进入新一轮周期,强调优化以学科为基础的建设模式 。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淡化高校的“身份”和“帽子”。高校将在国家分类评价体系的导引下 ,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 ,聚焦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

      “新农科”推进学科跨界融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科技 、在人才 、在教育。针对传统高等农林教育学科碎片化、过度分化 、“单兵作战” 的问题,2022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 ,指出引导涉农高校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 、新生态,面向粮食安全 、生态文明 、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科学等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2022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 ,提出推进农林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构建多类型农林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层次 、高水平 、国际化 的创新型农林人才。

      哲学社会科学强化体系建构 。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日益完备 。2022年 ,两份重要文件相继出台 ,积极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稳步发展。据新华社2022年4月报道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 ,提出要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据新华社2022年5月报道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强调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作用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 ,提升高校咨政服务能力。强调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一流学科专业群,构建适应国家需求支撑知识创新 的学科体系 。

      科研组织强调“大科学”模式 。

      现代科研正在从自由探索为主向与重大问题导向 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并重转变,需要高校科研组织模式从学科导向的松散型“小科学”科研模式,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目标任务的系统生态型“大科学”科研模式转变 。据2022年8月教育部消息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培养造就一批战略科学家,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百姓彩票地图